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参加重庆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
2025-04-04 15:30  

2025年3月28日,重庆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形势与政策”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市教委宣教处副处长尤春艳、《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主编张习文、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外国语言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刘澎出席会议,会议由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东方主持。我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孙渝莉教授、黄警秋副教授参加了此次集体备课。

会上,刘澎教授作了题为《特朗普2.0及其对国际关系、中美关系的影响》的主旨报告,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系统、全面、生动地剖析了中美关系及其未来发展,为把握新时期中美两国的正确相处之道,讲好“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理论指导。

邹渝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本次集体备课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持续有力推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邹渝主任委员就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上接天线,强化政治引领,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二是要中接实情,强化思想引领,透析热点焦点问题。三是要下接地气,深切关注学生,精准解疑释惑。

尤春艳副处长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强调“形势与政策”课要做好及时备课、开课准备,落实课程标准,总结课程建设成果,打造思政课课程品牌。

张习文主编从讲什么、讲得准、讲得好三个方面介绍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材编写过程,为课程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郭东方院长强调,“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政课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第一时间传递党的创新理论、解读国家大政方针、引导学生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使命。“形势与政策”课要讲得有血有肉,讲到学生心坎上,才能实现课程价值。

本次会议由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形势与政策”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时事报告》杂志社协办。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形势与政策”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专家委员,全市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杂志社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