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意识,增强思政引领力,2025年4月19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重庆交通大学主办,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重庆交通大学人文社科中心、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交通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承办,《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杂志社协办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2024年度发布会暨第六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前沿论坛”在重庆交通大学隆重召开。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刚教授、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总督学吴边、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重庆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邓卓明教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王东平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邬小撑教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符成彦教授、西南大学副校长白显良教授、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蔡亮教授、安徽大学副校长陈城教授、重庆市教委宣教处处长李林齐、重庆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任海涛教授出席论坛。
出席论坛的还有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院长项久雨教授、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蒋红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进功教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增礼教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友教授等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的230余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专家学者、青年教师代表。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铭教授主持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刚教授以“以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高校思政专业前沿问题不应是简单堆积,而要深入把握其来源、生成机理、时代课题等重要研究方向,当下思政学科受关注领域包括思政引领力、人工智能思政等。基础理论研究可结合热点前沿开拓新方向,思政学科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背景下思考发展定位,向外解决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向内解决时代新人培育中的基本问题。他强调,实证研究是促进内外协同的桥梁纽带,它基于观察和经验证据,蕴含实证方法和人文精神,能为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提供养分,助力建设科学形象、拓展功能,可在田野调查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总督学吴边指出,本论坛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对高校思政工作和思政课建设作用重大。他强调思政界需回答“教育强国思政何为”,探索思政指数以科学评价引领力,重庆打造红岩思政品牌。同时,要破解思政工作改革难题,如大师与大活动、思政课关系等,通过学术研究提出有价值成果。此外,思政工作要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推进,如重庆交通大学将“两路”精神融入思政工作,推动育人成效。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近年来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积极探索,构建了集前沿发布、深入研讨、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学术创新机制,打造了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品牌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名片。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站在时代前沿,深究真理,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论坛共分为两场专家报告会和两个平行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从不同维度作了深入交流,这既是当下“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缩影,也是追踪“思政教育前沿”的生动探索。
在闭幕式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张小飞教授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原书记王东平教授分别对两场平行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晓平教授以三句话总结本次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亮点:“东西南北百家单位聚一堂”,概括了全国多地百余家单位共襄盛会;“大咖云集思想碰撞气场强”,点明专家学者围绕思政热点展开深度交流的热烈氛围;“依依不舍感谢感恩来日长”,表达对各方支持的谢意及对未来合作的期许。论坛通过多元思想碰撞,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凝聚共识、积蓄力量。
本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2024年度发布会暨第六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前沿论坛共进行50余场报告,汇聚230余位专家学者,是本年度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极具规模性、专业性、引领性的学术盛会。论坛的成功举办,多维度、深层次地促进了全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学者间的交流互鉴,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及科研机构间学术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本届论坛在研究深度、学术广度、理论新度、参与规模度等方面实现跃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收获丰硕成果,赢得广泛赞誉。

部分引用自:https://news.cqjtu.edu.cn/info/1021/62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