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根据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要求,对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王玉龙博士主持。

根据教学周历,主要内容集中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和邓小平理论两章。大家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
张建军教授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李少奇教授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讲解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唐代虎副教授认为需要充分运用好线上资源,进一步拓展备课资源。胡小平老师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成就显著,经验珍贵,教训亦是十分深刻。张甜甜博士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对邓小平理论的生成依据进行了深刻剖析,认为其生成具有历史必然性。蒋文静博士系统梳理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为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王玉龙博士认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重要借鉴。
最后,教研室主任王玉龙博士再次强调了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认真备课,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评估工作。